第133节(1 / 4)

这个年代,可没几个人在乎旧物,有时候能有旧东西用着旧衣服穿着,也是极好的了。

王利民虽说这几年日子过得宽裕些了,但也远未到万事不缺的地步。再说,他也知道,虽说是旧物,但吴家用的东西,再旧也不至于破败的不像样子。要不然,人家也不会让他去取。

王利民连忙说不嫌弃,哥俩就继续喝酒了。

吃饱喝足,又坐下说了一阵子话,大人们也罢了,主要是几个孩子聚在小秋的书房里嘀嘀咕咕说着话,一副恋恋不舍的,大人们也只能耐着性子多等了一些时间。

等终于上了车,坐在前排副驾驶的李希,看着脚下多出来的东西,奇怪道:“这是啥?”

吴海港也一脸茫然,看了一眼摇摇头,随即就从倒车镜里看了看后排的俩小子,他虽然喝了点儿酒,但并没有醉,心思清明着呢。

李希顺着他的动作干脆回头看了一眼,就见秦戎半垂着头,没什么异样。倒是他们家儿子,向来生龙活虎,精力旺盛的,这会儿却依着车窗闭着眼睛,一副我睡熟了,别吵我的样子。天生好动的孩子突然安静了,肯定有问题呀!

李希和吴海港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睛中看到了一抹忧心:看来,他们对两个孩子与小伙伴们的感情还是低估了。

吴戈、秦戎走了,小秋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公社——郑秋实就准了她一天假。

郑秋实超负荷地学习任务压下来,小秋从睁开眼睛,一直不停歇地忙到上床睡觉,实在分不开精力去想什么离愁别绪,倒是从另一方面缓解了朋友离开的失落。

八月十几号,郑秋实递给小秋一封信。是秦戎的字,口气却像是吴戈的,大概是吴戈口述,秦戎执笔的。

信中说,他们已经回到京里,因爸妈那边没分房子,就住在奶奶家。他们的学校也安排妥当了,原打算回来的,却因为被爷爷抓了壮丁,塞到连队里锻炼,暑假没法回来了。不过,他们会找机会再回来。

小秋立刻给他们回了信,在信中就说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请吴戈秦戎在京里尽量找一找高考复习资料,抓紧时间寄过来。

这也是在吴戈和秦戎走了之后,小秋才后知后觉想起来的。已经是77年八月,很快就会下通知恢复高考了。恢复之后的第一次考试高考不是夏天,而是安排在了年底,各地考试时间并不统一,大概在十一月中到十二月底。小秋记得很清楚,s省的77年高考是12月10号。

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恢复,让无望了太久的人突然看到了希望,于是大量的人,工人农民知青,结了婚的生了孩子的,各式各样,一起涌进了这一年的高考考场。小秋曾经看过后来的统计数据,这一年全国报考人数是570万,各大专院校录取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