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宰执大宋> 第二四八章 两座京观

第二四八章 两座京观(1 / 5)

李德安的首级被狄青让人拿去用石灰硝制了,用木匣装了,准备西军班师时带回东京,到时班师回京时,这东西报捷献俘。

至于那些死去的交趾军士兵的尸体,则被狄青下令垒成“京观”。

所谓京观,指得是为炫耀武功,而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垒造京观不但可以炫耀己方战功,同时也可以震慑敌人。

关于京观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宣公十二年》楚晋邲之战。《左传》中记载此战晋军惨败,楚军将领潘党请收晋尸,筑为‘京观’,以彰武功于万世。

到了战国时,秦赵之间有名的长平之战,白起下令屠杀放下武器的四十万赵军,然后将之尸骨堆积,筑为高台,以夸耀武功,是谓阬杀。——阬与坑同音相通,所以也后世常写作坑杀,但并非就是活埋的意思,其实也是做成了京观。因为做成垒造京观,有些将领会选择是用敌军首级垒造,至于敌军的尸体,则往往被埋在京观下面的大坑中。所以这阬杀,也该是这么个意思。

《旧唐书?东夷列传》也有京观的记载:“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五年,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

当然,京观除了有炫耀战功,震慑敌人的作用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便是把这京观作为藏尸之地,填埋清理那些尸体,以防造成瘟疫。古人杀敌,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

一场大战下来,战场的留下几万具尸体,若是不做处理的很容易造成瘟疫。所以古来征战,往往以垒造京观这种办法来处理尸体。这样既能炫耀了战功,震慑了敌人,又能处理掉战场上的尸体,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法子。

本来狄青一开始是不想筑造京观的,不过后来想想,却又决定要建造这京观。

在大宋,和以往的历史朝代不太一样。

大宋以前的朝代,武将地位都是很高的,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和大宋一样,由文人完全把持朝政。可以说,大宋以前的历朝历代的武风,都要比大宋盛上许多。

若是大宋以前的朝代,在大捷之后,用敌人尸体筑造京观,估计都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只会让这个将领的威名更加赫赫,不会有太多负面的声音。

但是在大宋建造京观的话,或许就需要多加考虑一下了。那些标榜“仁孝治国”的大宋士大夫们,可是总喜欢“以德服人”,喜欢将就“仁恕”的!哪怕别人打过来,他们也总是喜欢先跟人讲道理的。对于建造京观这种事情,那帮文官们肯定会少不了的唠叨。若是建造了京观,狄青估计自己在那帮文官士大夫口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