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二十四监> 第367章 辽响贪墨

第367章 辽响贪墨(1 / 2)

后面就是魏忠贤、田尔耕送来的此事各方的表现。

这一场叛变的消息传到了厩里,朝野上下却是又意外、又在意料之中。从撤辽饷闹到如今,卖国贼、汉奸的称号已经深入人心。先后的锦州到着众兵堡的失守,所为何事,大家当然都是心目了然,前门上的李永芳还在,那例子所为何摆?皇上的意指又是谁?效忠书上的名字又是谁人所写?这些一幕幕,大家都不是瞎子,看的也算是明白。

百姓们当然不希望辽将们反,所以骂汉奸如此厉害,但并没有故意的把箭头指向辽将,他们的心里却不希望他们会反。但从锦州开始失守起,就注定了那些辽将已经没有忠臣之心。如今果然不出所料的降了敌人,正式的和明朝决裂,走上了叛国的道路。厩的百姓均是大骂特骂,特别是一些知道辽东军户历史的,均把上百年辽东一百八十八座军镇是如何的在辽东风光,那都是皇上给的,大明给的,但他们却成了一个个的白眼狼。减肥了建奴,减肥了自己,把辽东的军民可是害苦了。

然曾经在辽辽饷里探过手的大臣们,一个个开始了着忙,辽将是辽饷的主要事由,现在辽将们叛变了,他们又怎么办?一起在一个锅里边伸手拿饭吃的,关系肯定是有的,但这个有关系可是相当要命的,皇上睁一支眼闭一支眼,那当然无所谓了。但若皇上非要清算一下,那他们面临的局面可是要人财两空的。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之时,万万大意不得。

这个时候若再等候、犹豫不决,守着那要让家族灭亡的钱,那可真是要钱不要命了。而且朝中并不是一团和气。谁还没有个政敌之类的,就是没有,那些天天闲的没事干的言官,他们是干什么的,前段时间是情况不明。如今可是明朗了,皇上在蒙古节节胜利,辽饷诡了十几年的辽将们叛国投敌了,这下的情况,若皇上再把那三个月的期限给撤了,那可就真是取死之道了。所以纷纷的把早已写好的奏折。递了上去,加起来有六百多万两银子的贪墨。这样的事情哪里是魏、田二人敢处理的。急忙忙的送了奏折上来,请皇上圣裁。

看着这样的数字,即便不论是少多少,但也是够让人触目惊心的,大明这只船已经快沉了。大家不仅不能来个同舟共济,相反,还不断的在这只船上不断的取钉子,抽甲板,然后放到自己的船舱里放起来。但船沉了,你船舱难道不跟着沉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道理大家没学过吗?当然他们有许多人没有随着船而沉下去。而是选择了跳到别的船上。这就是这算所谓的官,想想就让朱由校不由的摇头苦笑,口口声声的为国为民,但这些民脂民膏捞起来,可是一点不手软啊,办起事来却一个比一个不会办,逃起命来一个比一个卖力气,投起降来,是一个比一个没底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