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1 / 2)

家庭关系还和睦的时候,应如是一家总会抽一个下午,大人不许工作,小孩不许学习,一家人去超市转悠一圈。 应如是最爱往文具区跑,买一堆五花八门的本子,却又不用,就放着收藏。 时隔多年,超市经过大改,文具区已经不在当年的地方,但应如是还是会下意识往那走。 温知新推着推车跟上。 “要买本子吗?” 顺着应如是的视线,温知新拿起一本本子,封面是一只穿着红裙子的小兔在玫瑰花园徘徊,他正要放进推车,应如是却道:“不用,家里有很多。” 她继续往前走,像不会再看玩具的大人。 随着他们的脚步,推车里的东西也像小山一样堆迭起来。 采购完生活用品,便上二楼挑蔬果生鲜。 应如是看到菜价就不由想到温知新30块的尖椒,“你逛那个超市的时候不会怀疑人生吗?” “它是有机的,贵可以理解。” “……你非要吃有机的?”应如是被这棵“上流韭菜”折服了,“那你是不是都不进食堂啊?” “嗯……你们新生刚进校的时候,迎新的学长学姐应该会给你们推荐一个公众号,专门测评燕大食堂。” “有吗?我怎么不知道。哦……” 迎新的学长被她赶跑了。 “那你可以关注一下,从反响来看,我的口味和大众还是一致的。” 应如是掏出手机,一边问一边搜,突然意识到不对,“你的口味?是你创的?” “嗯,六个食堂都吃过了,还有一半估计没机会了。”温知新一笑,“你要是愿意我把账号传给你。” “……你。” “上大学前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控制,加上这么多年思想教育,我确实不能接受。但上大学以后,受各方面影响吧,比如启明台的工作人员都特别热情,经常拉着我去苍蝇小馆吃夜宵,确实好吃,就吃上瘾了。还有我舍友,家里条件不太好,所以叁餐都靠食堂,每次吃到物美价廉的就会叫上我去尝尝。” 温知新有些无奈,“就是因为他,导致我产生了一种,学校食堂什么都好吃的错觉,结果离了他我次次踩雷,气不过,就创个公众号记录,警醒后来人。” “可我还是不理解……”应如是想了想,“你吃天价蔬菜,也吃苍蝇小馆,既然都可以接受,为什么那天非要舍近求远,去买更贵的?” “因为那天是做给你吃的。”温知新说,“在我眼里,你就应该配最好的。” 应如是一怔,“我不需要最好的。” “那你需要什么?” “……我也说不出来。”应如是抿唇,“大概就是,我们家以前的样子吧。” 最开始被温知新吸引,很大原因是温知新总会让她想起从前,和睦的父母,体贴的兄长。 但没想到,一切都是泡影。 - 采购完年货,傍晚时两人回到家。 温知新负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