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1 / 2)

长泰帝认真听着,捻眉深思,心底自我分析,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前年西海那边小国来朝贡,面对着小国来使,他这个皇帝都觉得骄傲自豪,更别说朝中大臣了,似乎后来被奉承得太忘我,他还真赏赐了不少大齐物品给那些小国。

“其实面对伏低做小的国家才真正应该警醒起来,卧薪尝胆、胯/下之辱的典故是怎么来的?陛下应该相当清楚。”贾代善侃侃而谈,长泰帝也真的听进去了,“当然这些太远了,我们只是从典故中了解,但是陛下过去做皇子的日子应该不会忘掉,我们应该一直保持清醒,保持理智。”

贾代善说这些当然不怕长泰帝生气,长泰帝过去并不受先帝重视,在他未长大那些年,他在后宫就一直过着伏低做小的日子,直到十六岁出宫建府,这日子才好过起来,等他当了皇帝,以往后宫那些苛刻他的嫔妃和宫人,他虽然没有刻意去处置他们,但是多得是体恤的臣子和下属,不过两三年,那些人要么疯了要么消失在后宫了。

“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当真正战争发生的时候,可不是文人叽叽歪歪就能阻止或者打赢战争的,那是拼的硬实力,拼的就是军队的实力,所以我要开办军校,立志培养通晓兵法、有谋略、有胆识的将士,他们才是大齐未来的保证!”

贾代善说累了,又端着茶杯咕噜咕噜地喝了个痛快,长泰帝看着他,感慨道:“你这厮,朕怎么不知道你竟然还能博古通今?”

说到这里,又变了语气,“虽然你说得很片面,都不到蛊惑人心的地步,不过朕能预想,这军校办起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现在这些士兵往往都是隶属于哪个将军,皇帝就生怕军中将士只知道将军而不知皇帝,这每每就是祸端的开始,有军校的出现,倒也能遏制一些这种情况,长久下去,说不定就能让这种情况完全消失。

长泰帝转瞬脑子里就想了许多,接下来君臣二人围绕着贾代善的折子细细商谈起来,从创办初期会遇到什么情况,一路顺利还是会遭遇磨难?这谁也说不清。到某个阶段应该达成什么样的成就,没达到的话是哪里出了问题……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都已过了晌午,君臣二人一起用了午饭,贾代善便离开了,长泰帝继续在心底揣摩,当然他上午压了一些奏折,下午必须得处理了,否则越积越多。

贾代善回到荣府,云瑶等人已经吃过午饭,星星和贾敏已经午睡了,贾萱三姐妹在园子里弹琴作画。

“老爷,可顺利?”云瑶见到他进来,便迎了上前,她自然是知道贾代善今日做什么了,其实贾代善的那份企划还有一份她的功劳,可惜这辈子她注定要深藏功与名,谁也不知道她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