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1 / 2)

连家人都如此对待的人,助他,不担心自己日后被这畜生反咬这一口吗? 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再与他有所牵扯。 没有人脉,他顾木下半辈子还想起来? 做梦吧! 细想过入手办法,顾迟便开始行动起来,他需要一份更加强有力的证据,好去说服秦博士。 至于这份‘证据’到底是什么—— 顾迟打算仿照当年的文章,再写一篇风格类似的,涉及仙神鬼怪这种非寻常人事的内容。 回想起这段时间。从学徒口中听到鬼怪复仇的故事,立刻有了灵感。 他要写一篇《愤鬼》! 这不像赋和诗歌,每句都有字数的限制,也不像策论,需要中心主旨和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反而有点像后世小说的影子,也就是讲一个故事,算是顾迟的强项,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迅速开始了新的创作。 而在顾迟写新文章的时候,之前被明公在太学讲解的那篇颂文,除了引发学生激烈讨论,这讨论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 数着时间,假日前天下午,在最后排模模糊糊的听完课后,高松没有和其他一样旁听的学生回宿舍,又或者为正式生做事,而是砚台笔墨清擦干净,往放了竹简纸张的包里一装,急匆匆的就往外走。 和他相熟的好友见状,不由得问道:“高松,你要去哪儿?” “回家。” 高松一边走,一边应道: “我父也是明日休沐,今日回去,傍晚正好能见到,两个多月才聚这么一次,能多见些时辰就要多见些时日啊!” 通信和交通的匮乏,造成了一家人明明在同个城内,却数个月都没办法聚在一起的情况,好不容易有机会见面,提前走会儿不要太正常,询问的好友了然的点头,并热心地询问道: “那你得快点回去,对了,你是有马还是家里人来接?没有的话,要不骑我那匹回家?” “不用。” 高松摆了摆手:“家仆早就在等着了。” “那就替我向伯父问个好。”既然不需要自己,对方又急着离开,好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后日回见。” “回见!” 告别好友,高松快步走到门外,他看着家仆赶过来的马车,颇有些无奈的扶额。 不用说,这肯定是母亲和大母的主意,就是不让他大冬天骑马,防止着凉,可坐车赶路,真没有走路快啊! 车都来了,又没有多余的马,他还能怎么办?只能上去坐着了。 摇摇晃晃,一路颠簸的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高松就被母亲早就熬好的姜汤堵住了嘴,直到把那碗辛辣中又透露着香甜的红糖姜汤喝完,他才有时间和家里人说上话。 内容有些老生常谈,无非是互相问问身体是不是健康,天冷有没有注意防寒,衣服够不够,要不要再添些,是否出现了冻疮,家里有没有什么事情,高松在太学学的怎么样之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