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2)

而且非常的耗时间和精力。 方法开发就是这么复杂,总不能你能未卜先知, 直接跳过这个地方,不试了吧? 万一这个就是最佳条件怎么办? 付双林点点头, “有计划就好, 对了, 这段时间, 周院长好像有点事情, 需要你过去搭把手,你看……”付双林自己是不太想使唤自己学生过去的,奈何有求于周院长,需要人手。 没想到宋问声利索的点头,“好,等过完这根柱子再去。” 之前许岱来过几次,不过那时候的宋问声实验正在瓶颈,但是也隐约感觉,那答案就离自己不远了,所以推拒了几次,都埋头在实验室里。 现在付老师都来当了周院长的说客,他也有点不好意思,怎么说前段时间还拿了数院的好,哪里就能过河拆桥,抛下那边呢? “你去那边,应该不久吧?” “应该不久,解决数学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整天待在办公室也不一定有灵感,我还是回经常回来做实验的,怎么说现在也是我负责了,”说到这里,宋问声顿了顿,“老师……过一段时间,我可能需要一两个人,我发现了一个新东西。” 付双林倒是有些奇怪,这个实验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做,而且基本上就是宋问声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做得快的话,可能半年大半年就完成了,能够有什么新东西发现? “我在换体系的时候,发现可以通过统计药典上的方法,还有其他人总结出来的方法,得到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完全可以避免我们走一些岔路。”宋问声简单明了的说,他说着,还拿过了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着一些数据,还有一些数学符号,甚至是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就像是化工基础实验,在实验剂量配比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来一一尝试,可是自从一种通过表格和公式简易计算,从而规避某些不需要尝试的路径的方法被发现之后,广大化工工作者都节省了不少精力。 宋问声也正是想要通过数据,发现这种规律,从而构建一个表格,还有一个可以计算的公式,来节约人力物力。 经过他这么简单的描述,付双林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这真的有某种规律,那么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付双林现在也无比的感慨,宋问声对数字的敏锐程度。 已经达到了一种见微知著的地步! 如果他真的能够做成这件事情,那么何愁这个学生在化学上的未来? 这么想着,付双林的态度非常的好,脸上也有了些笑容,“如果真的有,那么这个成果完全可以投一个核心期刊,你可以尝试一下多收集一些数据,弄一个可行性报告给我看看,等下个学期开学,我给你拨两三个人过来。” “谢谢老师!” 他以为付老师会说他贪多嚼不烂,但是现在付双林也觉得在这个方面有些前景,那么他就可以大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