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2)

“曾经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前人披荆斩棘,建设国家,才迎来我们现在富强的祖国,现在我们也可以踏上征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他说完这句话,下面的人顿时鼓起掌来,这掌声几乎要掀翻天花饭了。 宋问声心里头也仿佛被打了鸡血一样,有些激动的拍手鼓掌。 这里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正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心中也还充满着热血,所以程处毕稍一鼓动,就嗷嗷叫着要去研究。 这也正合了程处毕的心思,他讲起分工来,这些人也听得非常认真仔细。 在分工完毕之后,他还特意介绍了几位老教授,分别是物理、燃料研究领域的专家。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被介绍,宋问声就没有,但是全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的。 特殊的顾问小组,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又加上他得到的成就,还有就是在场所有人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就连林茂年纪都比他大个五六岁的。 程处毕是这样说的,“如果你们对我的安排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会后和我说,”他说到这里,面部也和缓下来,“最后一件事,今天早上的内部平台里上传了一篇文章简述,你们可以看看,尤其是负责系统改进的那个小组。” “好了,散会吧!” 一说到散会,大家就纷纷起身,只是心里头还对程总最后一句话有些疑惑和好奇。 他们一回到岗位,就打开了电脑查看,一看,撰写人正是宋问声。 而且他并不是随便写写,对于之前系统的冗杂之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都有话说,而且还是从数学层面上构建,由不得大家不赞叹。 尤其是系统改进小组的人更是对此赞叹连连。 大家似乎有点理解为什么程总要单独设立一个顾问组,而这个组里暂时只有一人了。 就在大家如火如荼的搞研发,搞技术突破的时候,七天时间一闪而过。 这七天里宋问声并没有急着去做什么研究,而是带着林茂每一个小组都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都去听听他们在讲什么。 其中也不乏有些人对他的到来并不欢迎,但是在宋问声只是默默看着他们,不出声也不干扰他们,就像是一个影子一样,一段时间长之后,他们也不好意思驳斥。 最欢迎他的就是那个系统改进小组,一直在抓着他在问数学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图论方面、拓扑学方面的内容。 之前提过,宋问声的理论可以让机器人的识别精度更上一层楼,所以这个小组的人也很想在这方面有建树。 现在创始人就在面前,有谁比创始人更加了解这一门内容呢? 反正现在是没有的。 第八天,宋问声带着部分未尽的任务,与林茂和周国昌他们回到了京大。 在临走前,他直接在内部平台上丢下了十篇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者有话说: (1)来自《北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