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他也没有关掉评论,只是默默的把下一章发出去,然后在小黑站的文学进修班(网课)上点了个报名。 可能他会忘记去上课,但是态度还是要有的。 他回顾了一下自己奇差无比的文笔, 感慨还是有点进步的。 材料研究所; 这里的保密级别并没有269那边那么高, 已经下降到三级程度。 这回过来, 是因为堆积了不少急需他解决的问题。 “宋院士,你看, 在参杂了氮杂质之后,碳纳米材料呈现出一种过度聚集化的情况,我们使用了复合材料夹杂来降低这种情况,但是又发生会使材料振实密度降低的情况。” 他一过来, 整个锂电池负极新材料研发小组的人都凑了过来。 电脑上测算好的数据详实的记录着实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带我过去看一下样品吗?” 制造出来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就看到具体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他们花费了一点时间重新嵌套了一份样品。 并且在这里做简单的通电测试,效果并不是很好。 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电池的性能,它必须具备强大的储锂能力,还要在电化学反应进行的时候, 使得整个电池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在负极材料出现在之后,他们简单的组装成为碳锂半电池, 在1.0-2.5v之间进行充电放电测试,数据显示在0.1c的时候, 库伦效率远低于其他材料的电池。 这证明整个材料的结晶性还有化学性能都没有出现他们预想的模样。 宋问声沉默的看着他们的操作, 整个过程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起初他还在思考, 是不是中空的碳纳米管不足以承载这个体系, 应该改用多孔碳材料, 但是在看了他们的工艺流程之后,发现可能使温度的变化导致实验出现了问题。 “可能是在蒸汽处理这一部分出了问题,冷热交替太过□□速,会使得这个材料稳定性变差,你们可以改变一下工艺,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替换,或者是将冷热交替这个过程缓慢化。” “好,我们多尝试几次。” 离开这个小组之后,宋问声照旧去逛了一圈,还是去关注了一下研发感光材料的那个实验室,他们现在应该已经有了实验思路了。 宋问声没有打扰,只是在外面静静的看着他们。 时间很快就走到了十二月底,又到了考研大军过独木桥的时候。 这段时间来,宋问声比较沉寂,除了给考研祝福的某博文点了个赞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 大家要看他,大部分都是周末晚上的小太阳直播,周六晚上讲数学,周日晚上讲化学。 他的读者还会惊喜的发现某一个咕咕最近日更6000,将剧情迅速推进。 十二月底,宋问声受到程总工的邀请,前去观看一箭三星的发射。 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