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1 / 2)

他甚至觉得自己如果真的得到了奖,还有点羞愧,因为和他们比起来,自己在这短暂时间里干的东西都不算是什么。 果然学习膨胀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是学习谦虚低调是一辈子的事情,他还要继续修炼啊! 在大长老发言完毕之后,首个要颁发的就是国家最高科技奖。 这也是这个颁奖上层次等级最高的奖,只会有两个人获得。 果不其然,上面并没有宋问声的名字,这奖项评选的标准很吃学术成果转化的那边,自然奖则是更加偏向于基础研究,而且自然奖的名额更加多,还分为一二以及其他等奖,每个等级授奖人数不超过五人。 其实还有一个更加超然的特等奖,但是要经过评审确定,一般很少颁发出来。 后面的技术发明奖,一看就知道偏向于产品应用方面。 进步奖也是偏向于技术开发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还有一个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个奖项一般授予对华夏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1) 宋问声入围的候选名单是自然奖、最高奖、进步奖,还分别是不同的学术研究。 其实评委会在评选的时候也很头疼,像有些宋问声的数学成果是可以迅速转化成果,在信息化的现在也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在火箭、通信、卫星方面都有应用,最高奖他也是有资格的,可是他就是败在了年纪上。 不是说最高奖也是讲究年纪和资历的地方。 试问一个九十多岁,为华夏的强大和发展献出自己毕生的时间,做出了很多贡献的老科学家,和一个有着前途光明,还有几十年科研时间的新生科学家,他们更加想给前一位一个表彰。 但是后一个也不能亏待,因为他们也付出了心血。 他们担心的是今年给了最高奖,那明年要给什么?每年都给最高奖?不可能!可是万一明年人家物理大一统,可控核聚变,癌症特效药了,总不可能不给吧? 所以在讨论之后,他们决定给宋问声自然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在奖金上稍多,和别的获奖者以示区别,如果今年宋问声还有轰动的成果,那么明年就是自然特等奖,后年或者大后年就是最高奖。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猜测。 最后最高奖获得者是两位科学家,一位是差不多九十岁的老人黄艮黄院士,他为华夏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位是七十多岁的空气动力学家学家苏成朴,研制了华夏航空某重要型号的飞行器,参与建立了我国的飞机体系,培养了很多人才。 宋问声听着他们的事迹都感觉到深深的震撼,到底是什么样的决心才能让他们埋头苦干这么多年? 接下来要颁发的是国家自然科技奖,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目光紧盯着上面,尤其是一些已经进入候选行列的学者,他们时而紧握着手,时而喝喝水,心中有些紧张。 宋问声老神神在,他对于这种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