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2)

思前想后,他还是将论文投给国外的期刊。 他的目光在浏览过这些期刊之后,直觉告诉他可以投的期刊还挺多,比如说综合期刊《nature》《science》《pnas》等等,还有prl(物理评论快报)这个顶级物理期刊。 不过在筛选之后,他还是决定投《prl》,因为没投过,好奇,而且prl上面比较多理论性的文章,《nature》的主刊其实是比较少刊登理论文章的。 宋问声每回都能上,其实是内容过硬+走运。 换一个人不一定有这样的排面。 在某天,风和日丽,校长办公室里,每天都会定时将订购的期刊、报纸拿过来。 梁校长喜欢在早上阅读这些文章,清醒清醒,唤起一天的好状态。 和往常一样,他先是看了人民日报,又看了京城报,粗略的浏览了一些信息,终于开始看起了期刊。 这新鲜的期刊不是每天都有,他伸手探去,是这本《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有段时间没看了。 上回看也就是隔壁老李搞材料物理的发了一篇文章在上面,那也是上个月的事情了,这期刊一月双刊,上一期的他还没看。 今天这本期刊都到手边了,他突然间又有想要打开的欲望了。 于是他慢悠悠的看第一篇论文,然后就被呛到了。 wensheng-song! 碳纳米管内嵌壳聚糖,这不是宋问声的拿手好戏吗? 感情他拒绝了那几个物理教授自己,真打算自己另起炉灶? 梁校长一下子是又气又好笑,气什么,自己给他搭好了梯子他不去,等自己点时间再联系点资源也不等,竟是这么着急,好笑什么,笑他又是个成事的料,自己没有条件也创造条件。 现在梁校长是想臭骂他一顿,又不想,听说他最近也挺忙。 忙着毕业论文,忙着课题。 唉,他竟然有了一种孩子大了翅膀硬了的感觉。 前段时间周院长还这么说呢,他还不以为然,现在好了,他也感受到这种儿大不由娘的感觉了。 好文章是好文章,还有两篇,可是梁校长越看越惆怅。 这份期刊作为国内核心期刊,是有不少人关注的,宋问声的文章又在前面,一下子就被很多人给注意到了。 文章是挺新颖的,也有自己的东西,重点不在这个,在宋问声真的要进军物理界这里。 哪怕发了两篇论文,还是有很多人对他秉持怀疑的态度。 跨界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某些时候,他们不敢轻易诋毁一位菲奖得主,但是宋问声做出一些让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那种扭曲嫉妒的心又暗叹有了机会。 于是一种「让宋问声乖乖回去做数学、化学,不要浪费太多心思在物理上,要不然他什么也得不到」的说法,出现在网上。 甚至还有些人到宋问声的微博主页下面去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