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1 / 2)

这话指的当然是宋问声这个论文刷子。 自从宋问声加入之后, 整个数院的数学氛围肉眼可见的有所改变。 大家都变得积极起来了,要是不积极很有可能就追不上步伐,很有可能被淘汰。 而且学校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平台,多次展出轰动世界的成果——四色定理、n-p问题、哥猜等,学生们的见识多了, 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提升。 如果说以前在本科阶段就自己尝试发论文,有点不可思议。 现在越来越多的京大学生在瞻仰过宋问声的过人事迹之后, 都想着自己写一篇论文而一朝成名。 大家都开始努力起来。 数院这边成立了三四个社团都和数学研究有关系,厉害的是, 他们社团里有几个小组一个学期真的能发一篇论文。 上课下课的时候, 学生们问问题的太多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问题终于不是自问自答的尴尬场面, 学生们举起来的手刷刷刷的如同小树林一样。 不只是数院, 被宋问声光芒照射的化院也是这样,还有物院、生院最近也有向这方面转变的趋势。 如果年底学校进行工作汇报的时候,会发现,今年这几个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甚至是老师发表论文的篇数都是翻倍的。 十分可怕。 这就是一个积极的领头羊带来的好处。 能够进到京大的都是佼佼者,谁都有傲气,谁都不想落后,不想被淘汰。 谷堂之说得在理,但是周院长不爱听,“你以为就这两个人?后面还有四五个人给我递了申请,说数学中心邀请他们过去。” “批了?”谷堂之觉得好笑。 “没批!”周院长瞪了他一眼,“用脚指头一想就知道不能开这个口!” 虽然没批,但是人还是被借调去数学中心了。 今天数学中心还给他们腾出了办公室,在大家的鼓掌当中,宋问声郑重的介绍了这几个加入了数学中心的老师教授。 虽然平日里大家都知道他们,也都认识,但是这么一介绍,感觉又是不一样,多了点正式郑重的感觉。 入职到一个新地方,新员工不都是要被介绍吗? 毫无意外,「新员工」们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既然是因为某某项目被借调过来的,他们自己就入乡随俗,决定一起讨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项目。 如果说之前数学中心的研究员是各自为战,现在他们来了,就有条理许多。 数学中心开始分课题组了! 谢冠喜欢拓扑,最近开始研究几何,在他选择了一个几何拓扑的课题之后,也有两个研究员觉得感兴趣,因此加入其中。 其他几个课题组不外乎如此。 一旦完成这个课题之后,他们还可以选择其他感兴趣的方面,不过一切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定。 宋问声将这里的规则定得很自由,就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