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 / 2)

自己只是说要动孔家,张扁担这个见过血搏过命的兵汉,竟然就摆出这副模样,真是好大的气派!

徒述斐气了一会儿,就平息了怒火,转过头来处理各处的事物。只是一直等到傍晚,石光珠都回来了,也没见张扁担或者李六前来。

徒述斐也没因为这件事忧虑,还是跟平日里一样,按时吃饭洗漱。

等到了晚间,徒述斐便和石光珠坐下来闲聊,说着这次回京之后可能遇到的种种状况。

“这次回京,恐怕要交回一部分兵权。”石光珠一边给自己的短铳保养,一边对徒述斐说道。

关于这一点,徒述斐也是认同的。

没有一个皇帝,能够容忍一股不属于自己的武力势力长久在外。之前能交给他们掌管五年之久,是特事特办,这已经是极大的信任和优容了。这次回京,若无意外,圣人必然会派人来分权,或者直接接管。

不过徒述斐猜测,还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毕竟军改需要的银子,实在不在朝廷的计划内。

圣人若想继续军改,就需要仰仗已经开始产出的南海,自然不可能把石光珠彻底挪开——那样吃相就太难看了,就是父子之间也不能如此!

第256章

也不怪圣人手头紧。实在是这些年, 大庆对道路的基础修建就没停过。修完了京城的道路,就要修京津的道路;修完了京津的道路,还要修出塞的道路;出塞的道路还没修完,又要修南下的官道……

可以说, 这修不完的路, 哪怕朝廷的税收日渐丰厚, 支持起整个国家的运作来, 也难免捉襟见肘。

所以军改一事,还真就只能让徒述斐先硬着头皮顶上, 否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到时候就只有闭关锁关、等着强盗的坚船利炮打进来这一条路了。

当今圣人哪怕不打算做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也不打算背着浅视短见的名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故而只能先从徒述斐这个儿子的小金库里喏补一番了。

徒述斐理解圣人的难处,可难免觉得最近几年,朝廷中的文武,都把自己的产业当成后备库了。

去年还有人想在京中插手,却被沈流光连消带打的弄了个没脸。经此一事, 沈流光连面都没露, 就在京中得了个“不好惹”的标签。

“王爷, 李六来了,带着张扁担来的。”

徒述斐正和石光珠说着回京之后,军权恐怕要被分割的事情,就听见外面有值夜的小内监来禀报。

徒述斐喊了一声“请进来”, 而后笑看着石光珠说道:“我还以为他这次要缩了, 躲在后头不出面。”

“深夜前来, 也未必就是打算自己出面了。他不是还带了张扁担了?说不定是要让张扁担顶在前头,自己只送些资料, 就算是援手了。不过既然来了,你还真能让他置身事外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