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第二百四十三章拆分军工

第二百四十三章拆分军工(2 / 3)

人拿着脚架。

美军也将M1919机枪称为中型机枪,与后面生产的M2勃朗宁重机枪相区别。

M1919与M1917结构相似,许多零部件都可以互换,重量也大幅减轻,作战中只用两名士兵一人拿着枪身,一人拿着脚架就可转移阵地,具备便于携带及应对复杂作战环境的优点。

不过M1919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它不如M1917这种水冷重机枪一样能持续输出火力。

不过M1919是最适合抗日军的重机枪,像德军的MG34张廷言连想都不敢想,好用是好用,但是抗日军实在是用不起。

至于冲锋枪张廷言打算提前让美军M3冲锋枪面世,装备抗日军。

同时期的汤姆逊冲锋枪造价过高,德制MP38性能优越但仿制难度大,波波沙虽然性能优越但射速太快,容易造成子弹浪费,司登冲锋枪除了便宜小毛病太多。

张廷言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射速慢,性能稳定的M3冲锋枪,该枪形状像加油站的油枪,也被美国大兵戏称为黄油枪。

他只记得M3冲锋枪的大致构造,需要专业的设计师来确定具体构造。

以上枪械主要都是些单兵武器,大部分都是经过战场考验的,也是张廷言认为最适合抗日军的。

如果这些武器列装到位,抗日军战斗力恐怕会提高不止一个档次,张廷言一定会让日军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把血流尽。

抗日军目前使用的子弹多为7.92毫米,张廷言也打算更改为7.62毫米子弹。

“相关武器都在采购中,等采购组回来你们就可以看到这些武器了”张廷言说道。

火炮方面张廷言想在连一级将60毫米迫击炮作为支援火力,营一级将82毫米迫击炮作为支援火力。

团一级则打算将日本的92步兵炮作为支援火力,只不过现在日军还在设计中,到时候势必会用在东北战场,张廷言打算缴获之后进行仿制。

师一级和军一级则分别装备山炮和野炮,榴弹炮目前抗日军还装备不起。

张廷言的一席话令李汶炳和赵中锴听得目瞪口呆,两人没想到张廷言竟然早已做足了功课。

“廷言,我们现在就一个兵工厂一下生产这么多枪械我怕贪大求全”李汶炳犹豫的说道。

“这样将克山兵工厂拆分为四个分厂,一厂负责制造步枪、冲锋枪,二厂负责制造轻重机枪三厂负责制造各类火炮及手榴弹,四厂负责生产工兵铲防毒面具等其他军用物品”张廷言认真思索后说道。

民国国内的兵工厂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都向生产,什么都生产的不怎么样,相反抗战爆发后,各兵工厂归国民政府兵工署统一管理,兵工署要求各厂生产不同类型的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