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第三百三十二章未来发展

第三百三十二章未来发展(2 / 4)

不过他并没有像学院中的一些教授迷信市场经济,他认为市场经济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

“副司令,黑龙江还有大片土地无人开垦,若是我们有足够的人口才肯这些土地,东北的粮食产量必然会增长”叶怀远说道。

叶怀远提出通过增加耕种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杨厅长,我与李部长商量过克山兵工厂正计划制造2.5吨卡车,到时候会再开辟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民用车辆”张廷言给两人透露了一点消息。

叶怀远听到此消息喜出望外,他在英国留学时见过当机械作为一种生产力投入农业,对农业产生的巨大作用。

“另外我还计划与美国合作修建一个拖拉机厂、一个化肥厂,以解决我东北农业面临的困局”张廷言接着说道。

目前中国国内还不具备生产化肥的能力,化肥依旧主要依靠进口,所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也就是硫酸铵。

中国国内每年进口化肥至少16万吨,耗资2000余万元,进口的化肥中以英德等国的化肥品质较优,但价格也高,日本的化肥价格低,但品质差。

英国和德国制造化肥采用的是电流法,将空气中的氮气变为铔质,因此品质较纯杂质少。

“副司令,这都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好事啊”甘亚东兴奋的说道。

拖拉机厂和化肥厂建立起来不仅能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粮食产量,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化肥厂制造的化肥够多,还可以向关内出售,使中国摆脱依靠外国化肥的窘境。

“当然这些工厂都属于抗日军和抗日军政府所有,我们也鼓励民营企业家们投资这些领域及其他民生领域,例如纺织厂、面粉厂、食品厂诸如此类。”

“但那些事关军工和东北命脉的行业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此外严禁外国企业掌握东北矿产资源和重要工厂,重要厂矿收归抗日军所有”张廷言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对于在东三省开设工厂的民营企业,免除大部分税费鼓励,对向外输出的产品免征关税,鼓励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张廷言建议道。

甘亚东和叶怀远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讶,若是张廷言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说出这些话他们两人或许不会感觉到突兀,但张廷言也就20多岁他又是从哪知道这些的呢,这些可都是只有真正见过才说得出来的。

因为张廷言前世并不是学经济的,因此他对于如何进行经济建设也知之甚少,只能提出几个后世见到的好点子,但这对于甘亚东和杨怀远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一旁的张做舟则早已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张廷言,张廷言从小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小时候的他不能说不学无术,至少对于读书没有太多兴趣,更喜欢舞枪弄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